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H1区46A号 13057739894 highpressure@sina.com

经典案例

2025年品牌“换脸”大潮:谁在赢取Z世代,谁在失去原来的灵魂?

2025-09-07

短短半年内,从苹果、沃尔玛到奈雪的茶、比亚迪,全球顶尖品牌纷纷换上了新标识。

就连宾利那对使用了106年的羽毛翅膀也被简化成几何网格,引发网友吐槽:“以前的翅膀是展翅雄鹰,现在像苍蝇搓手”。

从手机屏幕到智能汽车到茶饮品牌,品牌们正集体换掉原有标识,试图以全新面貌与年轻消费者对话。

01 全球换标潮:2025品牌“集体变脸”现象

2025年过半,一场静默的品牌标识革命正在全球蔓延。Google、亚马逊、OpenAI、奈雪的茶、比亚迪等品牌在半年内集体更新标识,数量之多、频率之密前所未有。

这些变化表面上是一次设计更新,背后却是深层的商业逻辑与战略转型。奈雪的茶在品牌十周年之际,线上渠道全面启用新标识;比亚迪升级后的车标更加圆润饱满,展现进军全球市场的野心。

这些标识变革拥有一个共同特征:更简洁、更动态,向消费者传递“我变了”的清晰讯息。

加拿大走势


02 数字化生存法则:扁平化为何成主流?

汽车行业成为标识扁平化的主战场。从大众、宝马到比亚迪,众多车企将车标从浮雕质感改为平面风格。

扁平化浪潮背后的逻辑简单而残酷:数字环境要求标识必须适配多屏幕场景。当品牌LOGO需要在手机屏幕、智能手表、车载系统甚至AR眼镜上清晰辨识时,复杂的设计元素就成了累赘,不变也得变。

2025年品牌“换脸”大潮:谁在赢取Z世代,谁在失去原来的灵魂?

在短视频时代,车标必须能在手机屏幕上“一眼认出”,否则就是失败。宝马2020年将logo改为扁平化风格,去除黑色外环和3D质感,仅保留透明轮廓。

奥迪的四环标志同样变成纯黑色圆环,别克简化成三条杠的标识被网友吐槽像“指甲刀”,丰田皇冠新标被调侃为“鸟笼”“垃圾桶”“厨师帽”,日产则被戏称为“Excel表格风”。


03 品牌重塑:换标背后的战略棋局

广汽系标识变革则揭示了合资企业话语权变化。

“广州本田”更换为“广汽本田”,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,但新标立刻让人明白这是一家合资企业,是广汽和本田的合资厂,广汽还在本田的前面,不仅淡化了地域意识,也强化了广汽的重要地位,主导性逐步加强。
同理还有广汽旗下
广汽丰田的logo,此前最大的独立元素是丰田的牛头标,修改后的新logo明显看出丰田权重的比例大幅度缩小,而广汽的标志属性大幅度提升,重要性甚至明显超过丰田。广本、广丰这两个logo的调整也证实了广汽的自主品牌在合资企业中确立了主导地位。


旗下
广汽埃安在不到半年内快速完成了从品牌独立到更换车标的动作,车尾标识从“广汽埃安”变为“AION”,方向盘中央的“G”标识也被“AION”字样取代,轮毂则换上更运动年轻的“AION”标。目的是为了专注新能源领域,这是埃安打造成为一流新能源车企顺理成章且至关重要的举措。

埃安品牌负责人曾坦言:“由‘G’转化为英文标准后,广汽埃安正朝着年轻、潮流的方向迈进。”

04 用户反应:吐槽、接纳与情感博弈

品牌换标是一场高风险的情感博弈。当宾利推出无羽毛新标时,英国克鲁郡生产线上的老技工汤姆抱怨:“没了尾羽就像剪了燕尾服下摆。”但市场数据却给出不同答案:新标测试视频播放量破2亿,带#宾利翅膀#话题的短视频三天涨粉300万。

品牌换标成败关键在于“变与不变”的平衡。成功的品牌重塑都在守护品牌灵魂的同时拥抱革新。YouTube保留了标志性的红色但加入更年轻的渐层变化;Amazon强化了微笑符号却让整体视觉更加系统化。

失败的案例同样警醒世人。捷豹2012年的LOGO简化是惨痛教训——当立体美洲豹被压缩成平面剪影时,品牌失去的不只是视觉冲击力,更是数十年来积累的情感资产。

品牌经营者应该明白:标识变革从来不是单纯的视觉游戏,而是一场策略、洞察与情感的三重奏。

你认为哪个品牌的新logo改得最成功?

#为什么品牌都在换logo#  #logo# #品牌# #车标 #车标logo#  #汽车车标#  #汽车logo# #广汽车##广汽传祺##广汽埃安##广汽本田##广汽丰田# #比亚迪# #劳斯莱斯##新能源汽车##广汽集团##长城汽车##标致##吉利汽车##马自达##为什么国产车老是更换车标##国产车标那么丑,难道没好设计师吗##什么车的车标最好看##你认识多少车标##什么车的车标最好看#